发布日期:2025-08-07 13:56 点击次数:70
正易说盘古五化元年壬寅
盘古五化乃指宇宙造物主于五皇极中人格化,此为《易·序卦》乾坤创生时代之喻。壬寅为乾坤长子水雷屯卦之象,即坎阳水、震阳木,此即壬寅;屯卦初九爻“盘桓”即寓盘古五化之意。壬寅与己位太阳倒生之壬寅亦互相关联。总年数十一万八千六百四十三年中,包含盘古五化之年数。所谓“元年壬寅”,即水雷屯卦长子诞生之时定为元年,因《易·序卦》以屯卦为人道之始。此总年数乃将壬寅后之年数与盘古五化之年数合并计算而成。
立道诗
与大一元三百数节及布图诗相照
无位诗
化翁无位之空,无位则无位诗者,乃化翁施教之事也。所谓三道者,乃儒、佛、基督三教也。
化翁化育万物之际,具备生长成三作用:
佛敎象征「生」之作用,即太阳中形质之生发;
儒敎象征「长」之作用,即太阳阳气之发扬;
基督敎象征「成」之作用,即月之阴体作成万物。
故三道之本源,乃日月之神道,皆本于化翁一体。眞正践行此道者,即三教合一之境界也。
岁甲申、月丙子、日戊辰者,乃申子辰三合之象,亦为三教合一之征。二十八宿运气图中蕴含「复之之理」,「一八七」之数理即甲八、丙七、戊五之组合。戊五复归皇极,戊辰(戌空)即「天五生戊土宫」之根本象征。
三教合一而创立新宗敎,并依其原理施行后天政治,此乃一夫先生所担当之使命。故后天政治即神道政治也。
甲木生于东方,象佛敎之「生」,属无极之象;
丙火长于南方,象儒敎之「阳气发扬」,属太极之象;
戊土成于中央,象基督敎之「作成万物」,属皇极之象。
佛敎为生之组织,儒敎为长之作用,基督敎为成之终结,三者归于中央皇极,故基督敎亦象征后天皇中月之境界也。
正易诗
先天之历,闰历也,后天之历正历也。
布图诗
与立道诗及大一元三百数相照,万古文章,以光明久照之时间言也,一张图画,以万象布列之空间言也,先天雷风用事,正易八卦图雷风相易而生戊己之变化,此雷风生之理也。
图者金火正易图也。宇宙无中碧之深处,金火正易之天工显现,一夫先生静观此理而布图,此即「天工待人成」之金火正易图。
金火正易图
图片
图中之戊己日月乃取戊位度顺道逆、己位度逆道顺、太阴逆生倒成、太阳倒生逆成之理而象之。因而全图皆呈内向形态,独戊己日月外向,以喻示戊己日月之父母生成意象。
后天乃地天泰卦之象——天气下降行收敛之功,地气包阳欲上发之势,故天象之外圆内向,居中地象之内方外向。中央十字形人象以向心运动趋神而圜行,遂行收敛作用而显内向之态。
金火正易图以八卦、十干、十二支、日月、四方位组织而成,总计三十六字。其外圆象天,内方象地,中心十字象人。
八卦象征宇宙全体之象,故位于天圆;十二支为地象,然于后天形成“地天泰”卦,因地十为天,故地支亦置于天圆。十干以天道循环天地人,故分布于外、内、中;日月取作用于地上之理,与东西南北四方同居于内方。
十二支属地,然因其承载四时运行之象,故列于天圆,其方位与先天相异。先天中,天地于亥位闭合,亥居阴阳相薄之西北终极,而万物于闭合处重启生机,故后天必自亥位开启,形成己甲夜半生癸亥之格局。后天亥位为万物始开之境界,故位于正北乾卦之后;亥子同属水象,故亥子共居一宫(中央戊己宫为己巳戊戌配地支,故外圆按十二支排列)。
亥位既定,余下地支亦依此例随八卦方位排列:
寅卯木居正东艮卦之后;
巳午火居正南坤卦之后;
申酉金居正西兑卦之后。
辰戌丑未四季因地支寄旺于四时,故自居四维之位,列于四维八卦之后:
丑居东北坎卦之后;
辰居东南巽卦之后;
未居西南离卦之后;
戌居西北震卦之后。
先天与后天以南北的开闭为分界线,噬嗑卦与节卦呈现刚柔分立的卦象。亥作为万物开始开辟的分界,戌则作为万物闭合的分界,因此北方的戌亥与其对位的南方辰巳形成先天与后天开闭的分界。由此,子寅午申的先天与后天中没有辰戌的分界方位,子寅属阳方为先天,午申属阴方为后天;而丑卯未酉的后天与后天中没有巳亥的分界方位,丑卯属阳方为先天,未酉属阴方为后天。
十干的排列如何?十干原始度数中,壬癸水、丙丁火、戊己土的阴阳数与洛书五行的阴阳数一致,唯独甲乙木、庚辛金的阴阳数变化。这是因为万物的生生以水火为体,以土为生命体,故先天与后天变化时,"体"不变而"用"变。因此,作为万物之体的水火土阴阳数不变——水火居于中心十字形成人体,戊己在内方作为日月父母之位;唯有天圆中甲乙木的种子与庚辛金的果实进行生成作用时阴阳数才会变化。易理中种子与果实由天生成,故甲乙、庚辛位于天圆。甲乙木的种子与庚辛金的果实虽在天圆,但必须附着于生命体之土才能生成:甲乙附着于东北之土(甲在戊土之位,乙在丑土之位),庚辛附着于西南之土(庚在辰土之位,辛在未土之位)。
内方之戊己,依巽风震雷之雷风相易,中宫生雷风之际,成为生育日月之父母之位。戊己亦是正易八卦图二天七地之作用,故二天七地入中宫,化为十乾二天、五坤七地之十纪二经五纲七纬,并成乾坤天地雷风中之象。
己位为已巳宫,乃无极度数起始之处;戊位为戊戌宫,乃皇极度数起始之处。日生于己位,月生于戊位,故称戊己日月。日月度数中,月居日后、日居月前,遂成金火正易。
戊己所属一巽六震(即无极皇极之位),排列六十甲子,形成“无无位六十数一六宫分张”之象。戊己日月四象度数中,尊空十五之坤策(一百四十四)列于中宫,故内方有坤象东北西南之位。
中十字之丙丁壬癸者,胎宫卦之革之其文炳也,鼎之烹饪也,炳从(从)丙,饪从(从)壬也,中十字为胎宫之象,而水火之烹汤作用行也,中宫水火之烹汤作用行,故戊己日月,亦外向而戊己日月独外向者何也,此与十干原度数之内圆之戊五,己十,一水,四金,七火,八木之日月光明,二火,三木,六水,九金之律吕,发用,外向之理也,戊位己位,日月光明,律吕,必发用而后成变化故也,十干原度数,十干内向十数外向,而阴阳调和也,金火正易图亦,雷风水火内向而,戊己日月,外向亦调阳律阴也。
十一一言
上经,十五一言者,十乾五坤,十己五戊,十震五巽,十无极五皇极之通称也,雷风以乾坤之长男长女代行乾坤之政,雷风之气无形,故反易以艮兑现形用事,艮兑者三八也,兑三艮八合为十一,为后天用事之主,此先天生长,故雷风之气用事,后天成熟,故艮兑之形用事之理也。
又,乾十,以成数之终,生,巽一,生数之始,坤五以生数之终,生,震六,成数之始而,乾十巽一为十一,坤五震六为十一,此十退一进,包五含六之理,而乾坤震巽之中,生三兑八艮,为生数成数之中数,三八合为十一,此后天以十一数成物也而十一一言者也。
雷风之十五为恒,艮兑之十一为咸,此乃咸兮恒兮之理也,十干原度数唯戊己十五土,壬癸一六水,与洛书数不变者,以其水为有形之始,土为生命体,水土之成道,为天地故也,十土六水以阴为地而不易,一水五土以阳,为天而不易,天地相交则,金火正易图,东南之土一水之己巽,西北之五土六水之戊震亦各合为十一也,己巽之己巳宫,为太阳之父位,戊震之戊戌宫,为太阴之母位,皆十一之数也。
天政开于阳支始之子,地政辟于阴支始之丑,自然数之中,唯一二为阴阳之基本数者,阳奇之象为一,阴偶之象为二故也,故十二支中子丑,为自然数中之一二而子运,为阳运之象,丑运为阴运之象也,故时运非有子运丑运寅运卯运之别,而只有子运丑运之阴阳运,此原天只有先天后天故也。
且子丑以五行之运则,天生于一,地成于十,子水为一,丑土为十,一与十为先后天之象也。
子运一八者,復上月影生数,为八也,丑运五六者,皇中月体成数为五六也,影者天包地而圆环影,体成数者,地载天而方正,体者也,復上月言影(光明)者,先天主生长阳气发扬,故言光明之发也,皇中月言体者,后天主成熟阴气收敛,故言形体之成也。
八者何也,月属地而影生,体成皆取地支之数,復上月乃地雷復而雷,为东方卯木之八数,故复上月之数为八也,月之复之之理一八七,八为甲而为东方之象则,先天月之光明,以支以干皆为八也。
五六者何也,皇极宫戊戌己亥,为日月成度之位而戌亥,为月体,戌五亥六,乃皇中月体成数也。
卯八为復上月影生数,而復上月之卯以先天尊空,故代用未八,用未八者何也,先天五九逆而用八,错闰中,洛书为太阴之政,长之时运,中央之五,外向至于九,此二十八宿图,復于戊位向申之理也(戊五申九)然而洛书极其生长则,阳精逆行发施于阴体,而自申九逆行则用未,申逆而用未者,乃九逆而用八之理也,故未为八数,月为戊位而用未,故为错闰中也。
后天十五顺而用六合正中,河图为太阳之政,成之时运数之终之十,内向入于中宫,至于五,此二十八宿图,復于己位而至于皇中之戌,为己十戌五之理也,然而阴体收敛而顺承,故自戌顺而用亥六,日为己位而用亥,故为合正中,中宫之戌亥五六,为体成数也,戊申则逆施,故但用未八而为一八,己亥则顺承,故倂用戌五亥六而为五六也。
乾卦大明终始,六位时成者,月始生而与太阳(天)地为六位也,时乘六龙者月也,六位六龙为三十六数而月之运行之数也,月有盈虚消息而月之运行之数,为六十之三十六,故易以三十六数,为消长之数,干至明夷,蛊至巽,临至兑,皆三十六宫之数也,三十六者,自一至八之数也,故子运之月为一八也。
子运丑运之月,月之数则不变,而先天月则影生数,为三十六,后天月则体成数,为三十六,此先天月之影生之阳气入于中宫,为体成也,故一八为三十六也,自一至五为十五,自一至六为二十一,十五合二十一亦为三十六也,八卽五六也,但影体之异耳六十中,三十六,二十四之比乃二百十六,百四十四之比也,朝景暮景属于光明,故光明为二百十六,夜为百四十四也,月之三十六数之理,亦二百十六数之理也,月在消长而光明之数为三十六,暗黑之数为二十四,故月之影生数体成数,皆用三十六数也。
子运之月八也,丑运之月五六合十一也,參伍错综者八也,九二错综者十一也(三五合八,九二合十一)。
八即五六而八,为影生数,五六为体成数,影八入于内,而为体之五六者表面之八,入于内部为裏面之五六也,此乃月之表面里面之相易也。
奇偶数
九七五三一为奇为天道也,二四六八十为偶为地德也。
阴阳数发展的顺序为:阳数取一三五七九,阴数取二四六八十。阳数逆序为九七五三一,此因阳之生长至极时,阳体施精作用逆向作用于阴体,故其象呈现九七五三一。此处言九七五三一,实为雷风正位用政数中“天度圆九七五”(太极一之阳精施于皇极中地数的作用)形成之基础。
一三五为阳之生数,象征运行之度与天之象;七九为阳之成数,然内含阴质——七乃五合偶数二而生,九乃五合偶数四而成,故具收敛作用,成为组织之数与地之象。称七九为地数,因其蕴含丁乙癸辛之象。
因此,一三五(天)与七九(地)构成“三天两地”,象征天地之象;而九七(地)与五三一(天)则呈地居上、天处下之态,体现阳精发施于阴体形成“地天”之象。此即一三五(天)与七九(地)所聚阳精生长至极后逆向作用于阴体,转化为九七(地)与五三一(天),形成“天地”与“地天”的转换。
天地与地天若以时运观之,属后天之象;而其数仍为阳数,属先天之象,此即“后天之先天”。所谓后天之先天,乃指太阳倒生逆成之象,即阳精施于阴体之动态。
后天之阳精九七五三一逆向作用于阴数二四六八十,相合则形成九二、七四、五六、三八、十一皆为十一之数,此即后天象数之展现。
先天之易后天之易
所谓「交易之易」,其本质不在变化本身,而是在于位置的转换。先天之月虽位置更易,其本质始终未变,故先天日月乃交易之日月。
所谓「变易之易」,乃是本质的根本改变。先天月转化为后天月,形成古今日月之更替,此即变易之日月。
所谓「易易九宫」意指先天洛书九宫转化为后天河图九宫;而「易易八卦」则指伏羲卦图之八卦经后天九宫排列,形成贯通古今的天地方位,。此过程实质是先天八卦(反映宇宙生成结构)与后天八卦(体现时空运行规律)的动态转化。邵雍在《皇极经世》中提出的四象分化理论对此有系统阐述: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的生成序列,正对应先天结构向后天运用的过渡;而焦循提出的「旁通、相错、时行」三原则,更从爻变角度揭示卦象位置转换与本质变异的辩证关系。
原天,先天,后天
天有原天、先天、后天之分,形成生长成之象。原天为生之象,乃生命体之组织结构,故原天显阴性;先天为长之象,乃阳气发扬之态,故先天显阳性;后天为成之象,乃阴气内含阳气而收敛之态,故后天显阴性。
以草木生长成观之:
原天为果实组织之象;
先天为果实发芽、茎枝叶生发之象;
后天为树木结果成熟之象。
原天与后天同属果实,同为阴性,然差异在于:
后天为果实成熟之过程;
原天为完全成熟之果实。后天象征阴气包裹阳气、向内收敛之义;原天象征阴阳太和之"知"(完满智慧)之象。故原天乃无量,果实得以世世无穷继承。
后天九宮八卦
易易九宫者,因洛书以九宫为体,故后天九宫乃由洛书九宫变易而来。
洛书象征胎宫中孕育胎儿之象:
东北一六水、三八木为胎宫井卦"改邑不改井"之象;
西南四九金、二七火为胎宫革卦"己日乃孚"之象;
中央五土为生数生命体,即胎儿之象。
胎中胎儿长至极则成熟,出离母腹。洛书九数圆满时,即胎儿长极之象;逾九成十数则成熟出产,故胎儿成熟之际,中央显现十土,化为河图中宫五十土。
胎儿成熟出产时,仍依"改邑不改井"之理,一六三八之方位不变。
洛书虽长而趋成,然其非已完备之果实,乃处于"成"之过程,故不似河图五方位自成体系,而是九宫独立存在,配列八卦于其上。
洛书胎宫中胎儿入胎时,为滋养胎儿而运行相克之道,河图的西方金、南方火转变为洛书的南方金、西方火,此即胎宫井卦"改邑"之象。胎儿从胎宫出产时,因涉及父母与子女之道,则运行相生之道,金火互易复归原河图西方金、南方火之位。
洛书西南方的四九二七数是胎儿入胎与出产的交通门。洛书的西二南九数象征月亮"先迷"之象,代表胎门闭合的状态;当胎儿出产此门开启时,必依生数与成数定位之理:生数居四正位(东、南、西、北),成数居四维位(东南、西南、西北、东北),金火互相置换形成西金南火格局,九二错综变化则成"后主之月",此即金火正易的核心,。
依此原理排列数理可得:
三一之数定位于东北正位,
六八之数分布于北东维位,
二七之数互位于西南,
十五之数居中正易,
九四之数交位于南西。
洛书是从伏羲卦图的数理演变而来,而后天九宫又由洛书变化形成,因此后天九宫的八卦排列仍遵循伏羲卦图的数理体系。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先天八卦(宇宙生成结构)与后天八卦(时空运行规律)的辩证关系,如程大昌提出的"河洛本为一理"之说,通过数理参伍变化(三变成卦)实现卦象生成与转化。
伏羲八卦图之数反向变化转为洛书时,仅有八坤而无九卦,故依四九金之理配天干庚金。此因九数内含太阳之象,而太阳又为乾象,庚金亦具乾阳金之性。
当从先天之「长」转为后天之「成」时,依十乾五坤之理,震巽代行乾坤之位,形成十震五巽,中宫主太阳之政,故震取十数而四数无卦。后天九宫八卦象征果实成熟之象,五行数理中四九金主秋季成熟之事,且庚金配九金之位,故四金自然对应辛金。所谓「农夫洗锄岁功成」,即指九四数理蕴含秋季之象。
洛书中二火之位在西南,九金之太阳居南,月先于太阳,故为「先迷」之先天月象;而后天九宫则九金转西南,二火居南,月后于太阳,形成「后得主」之后天月象。此即「九二错综,金火正易」之义,。
后天九宫配伏羲八卦,是因先天转后天之时,需赖雷风(震巽)在中位施政。而雷风之中位政理,唯伏羲八卦之象独有洛书九宫生成数,三元数的前提,洛书象征生长的阳运,因此以阳数的极数九表示,称为九宫,又因九宫存在而形成三五错综的格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生长的阳运中,天的阳数一、三、七、五、九生成阳干壬、甲、丙、戊、庚;地的阳数一、三、七、五、九形成阳支子、寅、午、辰、申。由于生长时运中阳先起作用,故天司生而地主成(己位亲政戊位尊空,故戊戌宫尊空之地五戌土空)。阳支戌呈现空亡,是因戊戌宫作为先天月之位,在后天处于尊空状态。
所谓"天司生而地主成",指生长时运中天生成种子,地受纳种子并形成形体,这正体现了生长的本质。
三五错综三元数
先天地球成子午轴,夜半自子时起始。子为阳支,象征生长,故延续至下一阳支寅时,形成子、丑、寅三元。
九二错综指成熟时运之月圆熟时金火互易之象;三五错综则指生长时运之月在胎宫发育之象。
先天复上月从东方震位生发,洛书东方为三数,复上月于胎宫(中宫)孕育生长。洛书中宫为五数,此即三数转为五数的三五错综,《系辞》所谓“参伍以变,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天地之文即指日月。
复上起月当天心,天心者,洛书中宫之五也,復上月长于天心之五宫然后,九二错综为后天月也。
甲为木生之始为十干之首,子为阳水之动,为十二支之首,故长之时运以甲子,为始甲己夜半生甲子也
一日之时始于子,一年之月始于寅,日者以光明之明暗,为准而北方之子中,为夜半两日之境界,南方之午中,为向明之时,故日以子午,为准而时起于子时也,年者以寒暑之显藏,为准而寅月之立春草木水液,上升之始萌动而始显申月之,立秋草木水液下降之始,收敛而始藏也,故年以寅申为准而月起于寅也,日以光明为准,年以寒暑,为准者因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之理也。
时起子,月起寅,子丑寅为三元也。
河图八卦生成数,五元数的前提
河图有二,原天河图有五方而未开坼也,后天河图有九宫八卦之分布,此言河图八卦者,非原天河图也,乃言后天河图之成象也。
成阴运时,地之阴数十·四·六·八·二生阴干己·辛·癸·乙·丁,天之阴数十·四·六·八·二成阴支丑·酉·亥·未·巳,成之时运阴先作用,故地生而天成也,阴支之卯空者,乃因天八卯作为一八复上月之影生数,在后天被尊空之故。
卯既空,则以未代卯木用,未当六月令,具木果之象,故卯八木空而其果未成八木,向后天延续而未济卦即为象征未八果向后天延续之卦象。
地生而天成者,乃成时运之际,地生干支,天熟果实,此即成象之本义。
九二错综五元数
九二错综是金火的正易,后天地球以亥巳轴为基准,夜半从亥时起始。亥为阴支,象征成象,故三元之阳内包于亥后阴支卯之前,形成亥子丑寅卯五元。
一日之时始于亥,一年之月始于卯,后天太阳,成于辛亥,复于己亥,己甲夜半生癸亥,月成于己巳,故后天日月光明之运行,以亥巳之度,为准而时起于亥时也,后天之年以调和为准,卯月春分酉月秋分乃昼夜之平均,阴阳之调和,故年以卯酉,为准而月起于卯也。
时起亥,月起卯,为五元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宁波小伙拿擦脚巾擦脸,结果脚气上脸!医生:有人闻臭袜肺部感染
下一篇:没有了